葆“安心”,筑“安瀾”——灤平抽蓄電站項目安全管理的“三道關卡” |
|
|
|
|
小雪時節,砭膚的寒風裹挾著細沙,借著熹微的曙色,在灤平抽蓄電站的上庫工區徘徊不去。 上水庫庫盆開挖現場,1號圍堰處幾臺挖掘機正揮舞著巨大的鏟斗,將凍土一鏟一鏟挖起,濺起的冰碴在陽光下閃爍著。 “小樊,你看這履帶磨損得有點厲害了,再這么下去,容易出現打滑甚至斷裂的風險。”例行檢查的安環部曹主任在其中一臺挖掘機旁停下腳步,敲了敲履帶邊緣磨損處,叮囑著身旁的安全員:“還有這些卡車,車斗里的土石方要加固一下,防止運輸途中掉落砸傷人。” “是啊,而且現在地面濕滑,一旦履帶出問題,機器傾翻的可能性很大。”小樊湊過來,仔細觀察后點頭:“我這就去通知維修人員過來檢查一下。” 說罷,他便朝邊坡處奔去,年輕的身影穿梭在邊坡上間隔豎插的紅色的警示牌間,像一面流動的“安環旗”。 地下廠房、尾水隧洞、上下庫連接路、壩基填筑區……這群安全關卡的“守門人”駐扎于各個角落,以“護安心”筑牢“防火墻”,護航施工生產穩步推進。 “三個確保”共筑施工道路安全屏障 為切實保障施工現場道路交通安全,灤平抽蓄電站項目部落實各項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,從完善道路設施到嚴管車輛再到強化培訓,一系列舉措環環相扣,全方位保障道路交通安全。 完善設施,確保安全通行環境。項目部統一對上水庫道路進行全面規劃,對上庫道路、庫盆道路以及臨時道路設置道路交通警示標志;在急彎、陡坡以及視距不良等危險路段增設明顯警示標志和和廣角鏡。同時對主要道路設置防撞墩并涂刷反光警示漆等措施,為夜間施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。 嚴管車輛,確保運輸安全可靠。安環部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審查上水庫車輛資質,對行駛證、駕駛證和保險等相關證件制作登記臺賬;同時要求定期進行車輛安全檢查和維護保養,確保車輛性能良好、制動可靠。項目部嚴禁車輛“帶病”上路,規范車輛裝載行為,要求運輸車輛嚴格按照核定載質量和裝載要求進行裝載,對于裝載易散落、飛揚的土石料要求必須設置苫布,避免掉落影響交通安全。 強化培訓,確保日常駕駛安全。安環部定期組織駕駛員進行交通安全知識培訓,緊密結合工地運輸特點和山區道路實際,重點講解了大型車輛盲區、山區行車注意事項、“一盔一帶”安全守護行動等內容。通過剖析本地真實交通事故案例,直觀警示了違規操作的嚴重后果,引導工友們深刻認識遵守交規的重要性。同時針對施工人員日常注意事項、應對大擁堵的應急措施、交通事故前期處置流程等進行了講解。通過系列措施的協同推進,不斷優化和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,為上水庫各項節點目標奠定堅實基礎。 “三項舉措”落實防洪度汛“智慧防控” 為確保安全度汛與建設目標雙推進,灤平抽蓄項目部以“未雨綢繆”為核心,通過科技賦能、提前部署和多維聯動,創新推出“三項舉措”,將防汛工作融入項目全周期管理,筑牢安全防線。 汛前部署:從“紙上推演”到“實戰演練”。灤平項目部將防汛預案的制定與演練緊密結合,通過模擬灤平縣氣象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息,以層層推進預警的標準,開展“劇本殺”式應急演練,檢驗防汛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應急處置效率。演練以“雨勢持續擴大,引水上支洞施工區域,周邊排水設施排泄不及時,對正在施工的引水洞形成威脅,洪水可能涌入引水洞”為背景,按照“預警響應、搶險撤離、人員轉移”等環節展開。 汛中監測:“人防”與“智防”相結合確保安全。灤平項目部采用人防與智防相結合的方式,確保汛期安全。一方面,建立水情自動測報系統,實時監測水雨情變化,并根據監測數據動態調整防汛措施。另一方面,完成各部位的監測儀器安裝和埋設,并對施工現場進行巡視檢查、變形監測、滲流監測、應力應變及溫度監測、錨索支護效應監測、強震監測、環境量監測等。此外,項目結合氣象預報信息,提前發布施工預警,有效避免了夜間降雨對工程的影響。 聯防聯控:從“單點作戰”到“全域一盤棋”。灤平項目部將防汛責任細化到人,建立“領導帶班+24小時值守”制度。構建“企業+氣象+電力+屬地政府”多方信息共享與協同搶險機制,確保信息收集準確,應急響應及時,科學調度,精準投入。為進一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,項目部組建汛期應急救援小組,分片區落實24小時巡查負責制,重點排查高邊坡、地下洞室、高空作業等高風險區域,確保隱患“發現即處理”。 “三管齊下”,筑牢員工健康“安全屏障” 為落實項目人文關懷,保障施工生產平穩推進,灤平項目部從施工環境、疾病防治、意識提升等方面優化管理措施,為一線員工送上多重“健康禮包”。 優化環境,常伴清新空氣。項目部在輸水地廠交通洞和幾大主要硐室合理布置通風系統,安裝射流風機和軸流風機,及時排出粉塵和有害氣體,確保新鮮空氣流通。在地下廠房、主變洞室等主要施工部位的鑿巖、爆破等工序中,采用“濕法作業”進行噴霧灑水,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。洞室施工期間,項目部根據作業需要,為施工人員準備了護目鏡、絕緣手套、安全帶等防護用品,以防在作業過程中受到飛濺物、機械傷害、觸電等傷害;并為鉆工等接觸噪聲的人員提供耳塞,以便減輕噪聲對聽力的損傷。 健康管理,抓住日常點滴。為預防潛在職業病隱患,提升全員健康意識,項目部聯合隆化縣醫院,定期邀請專業醫師到協作隊伍生活營地,為作業人員開展崗前、崗中和離崗后的普通體檢或職業病檢查,做到早發現、早治療。為強化基層員工健康意識,降低職業病風險隱患,項目部面向各部門及各工區開展“守健康防線,護一線安全”員工健康體檢活動,并根據員工性別、婚姻狀況與女員工特殊體質等因素,與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共制“定員定向”的體檢套餐,以便精準掌握個人健康指標狀況。為提升員工身體素質,項目部在輸水地廠生活營地員工居住區建立了籃球場、羽毛球場、乒乓球場等運動場地,并經常組織各協作隊伍開展籃球友誼賽,使員工在強健體魄的基礎上凝聚團隊向心力。 規范要求,建立安全保障。項目部在員工入場前開展安全教育,普及危險源辨識、防護和應急處理知識,并定期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培訓,提高員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。在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過程中,對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,及時發現問題并整改。本年度,項目部通過開展“應急及防暑降溫知識大講堂”、“健康服務進一線”知識講座等活動,使各協作隊伍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85%,實現了由“治病”到“防病”的健康理念升華。 “這次體檢的醫資、設備和項目都比之前更專業。”剛做完心電圖的楊經理看著CT室門口自覺排隊候檢的員工們,感嘆道:“我們這些跑現場的,平時出來不方便,有啥不舒服可能隨便吃點藥就得了。但項目部每年定期安排體檢,能讓大伙兒更清楚自己身體情況,有些病癥也能盡早發現。” 壩基填筑區現場,載滿石料的運輸車在發動機的轟鳴聲往來不息。寒風中,跳下通勤車的幾位安全員與協作隊的工友們結伴走向成型的基座,向下一個“關卡”邁去…… |
|
|
|
| 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

